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崇祯妥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被剁碎了喂狗。

    张彝宪可就是春风满面了,这小子在崇祯皇帝刚出坤宁宫的时候,就直接告密了,这还了得,这些大臣居然敢打朕银子的主意,如果不是皇后劝阻崇祯,崇祯差点就亲自赤膊上阵了。

    最后崇祯采纳了周皇后的规劝,并让张彝宪去永定门传旨,这有了圣旨的张彝宪立即就往永定门干,结果遇到了在午门喝小酒的高起潜,两人把这事一说,自然就明白了,高起潜能不痛恨周延儒这个首铺吗?他一定是主谋。

    “奉天承运……着杨爱卿即刻于午门献俘,抄没之银两也堆放于午门……”

    这是崇祯皇帝对这些文臣让步了,先把这国家重要的献俘阙下给办了,至于这银子就堆放在午门好了,然后大家商量着怎么分,总可以吧!

    看来崇祯想吃独食是不可能了,大明这些文臣还真是不怕死,什么事情都敢和皇上对着干,其实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就看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皇权抗争,那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忠贞之臣,如果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小集团的私利,那性质可就不同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彝宪宣读完圣旨,就笑盈盈地把圣旨放到杨廷鉴手中:

    “杨大人,快带着俘虏随我去午门吧!”

    “多谢张公公……出发……”

    ……

    午门献俘礼,要在俘虏脖子栓上白色绳子,先祭庙、社,就是祭太庙和社稷。在献俘礼上,午门正楼正中设御座,檐下张黄盖,卤簿设于午门城楼下,两边排列,直到端门。

    在午门前,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隆重严肃,分班侍立。皇帝穿龙袍衮服,乘舆出内宫。起驾时,午门鸣钟;到太和门时,鸣金鼓、奏铙歌。皇帝到午门前,沿着马道,御楼升座。在午门楼下,兵部官员率领将校,引战俘下跪。

    兵部尚书报告:献俘!鼓乐大作,礼炮轰鸣。诸官肃立,庆贺胜利。典礼官道:行礼!于是把俘虏牵过来,让他跪伏在地。

    济农和五千多已经加入锦衣卫的蒙古人全部被带到了午门前,然后全部跪在地上。

    杨廷鉴来到午门前,大声地对着午门上地崇祯大声地启禀道:

    “奉旨平定入寇劫掠之蒙古鞑子,所获俘囚敌酋济农,谨献阙下,请旨。”

    接着刑部尚书接着跪奏道:

    “济农屡入寇劫掠,杀我百姓,夺我牲畜,罪不可赦,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这可是崇祯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献俘阙下,这可是赫赫武功,他不激动是不可能的。此时的崇祯对杨廷鉴那简直是爱死了,这杨廷鉴真心不错,不光文采斐然,而且还武功盖世。

    在御座上的崇祯激动地站起来,也大声地对着午门下跪着的杨廷鉴大声地喊道:

    “拿去……”

    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复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这样,一增为二,二增为四,四增为八,八增为十六,最后大汉将军等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拿去!”声音之大,如轰雷矣。

    大明终于是在无意间大胜了一场,战场胜利让所有人所料不及,也起到了振奋军民士气的作用。

    【求兄弟们收藏,另外,本书是历史架空小说,落叶只能保证大概合理,借以缅怀华夏沉沦屈辱的三百多年,各种考据党兄弟,高抬贵脚啊!别一下把落叶给踩死了,落叶拜谢了,群208912025.】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