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团宠小可爱有五个爸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糯糯大厨(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卡伦一走,墨隽辞就把糯糯抱了下了桌子,把第一百一十二公主拎了出来。

这时,守在一边的低等佣人,包括那些体面的一等佣人,都扑上了餐桌。

他们疯了一般的抢着桌上的剩菜,除了碗碟碰撞声,竟然诡异的没有一个人说话。

剩下来的那些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去抢剩菜剩饭的人,都是今天的闯关者。

爱丽丝抢了两个馒头,慌慌张张的跑回来,走到糯糯面前,塞了一个给糯糯。

糯糯手里捧着馒头,说:“谢谢小姐姐!”

墨隽辞问:“你们为什么抢这些剩下来的菜?”

爱丽丝回头看了一眼,悄悄的说:“自从卡洛公爵来了之后,我们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墨隽辞低头,和糯糯对视了一眼。

他抱着糯糯,离开了这里。

糯糯在墨隽辞的肩膀上,看着这个诡异的城堡,牙齿都忍不住咯噔一下。

城堡的走廊里,依旧是阴森森的。

墙壁上的几根蜡烛被穿堂风一吹,摇晃起来,烛火照得人影忽长忽短,像是有鬼魅潜伏在角落,伺机而动。

糯糯用她的小肉手手捂住眼睛。

墨隽辞说:“优利卡和阿青阿白在三楼客房,我们去找他们。”

——

清明节,一整日里乌云聚拢,电闪雷鸣,料峭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在青瓦屋顶上,珠帘一般垂下屋檐,滑过窗棂前一片片锋利的竹叶,落进杂草,没入泥土。

小镇傍晚,除了偶尔串巷的狗吠,各家各户院子里不成调的鸡鸭叫声,因是雨天,也听不到货郎的吆喝,也没有孩童的嬉闹,只有雨打竹叶,电闪雷鸣。

韩宛一身干净清爽的布衣,独自一人坐在窗下,手中一本新得的道经,正认真地看着,因没有风,所以支起了窗户,好让他更细细地听一听春雨,品一品这春寒冷寂的意境。

韩宛今年二十有一,母亲早亡,其父是家中独子,十七岁便考取探花入了仕途,后来做到御史中丞,一心家国天下,丝毫不存私念,自夫人去世后,便将韩宛送回渝州老家,留一个家人照顾。却在前年,其父身患重疾,撒手人寰,留下韩宛一人。

韩婉的父亲清廉自守,世人皆有好评,却没有给韩宛留下什么家产,也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留给韩宛,韩宛深知其父淡泊名利的性情,便不像别的读书人那般刻苦功名,光宗耀祖,而是清闲度日,每日的兴趣便是读些道家的经书,时常画些山水图,卖些诗词度日,因他文采卓越,也传出一点名气,却因为性情疏懒,总是成不了大气候。

看完了一篇经书,韩宛估摸着时辰,已经到了戌时。雷鸣渐止,雨势减小,夜色浓稠许多,人语也寂静下去,他放下书本,披了一件外衣,将灯笼点上,从门后取出一把伞,踩了木屐,独自打了伞往后山走去。

这一处不大不小的村镇,依山傍水,村子后面山脚下流经一条小河,断了入后山的路,此处的百姓均靠那河水浇灌田地,也甚少有人入后山打猎,所以后山终日不见什么人迹。

夜色诡异,山林之中传来些许野狐豺狼的叫声,显得寂静的村郊有些骇人,仿佛有什么鬼魅潜伏着,韩宛面前仅仅点着一盏昏黄的灯笼,烛光摇曳,韩宛那张清秀俊气的脸,被映照得忽明忽暗,似男似女,倒像是半夜出行的狐妖书生。

到了后山的那条河边,雨已停,月光从云中透出来,借着微弱的月色,韩宛看到了那河边一处残留的木桥桥墩,旁边坐着一个长发披肩,白衣单薄的野鬼,甚是凄凉地看着幽深的河水。

韩宛提着灯笼,缓步走到那野鬼身边,将灯笼放在地上,烛光铺在了它身上,那野鬼却连头也不回,风吹来,将它身上的阴气顺到韩宛身上,显得有些瘆人。

韩宛从没有见过这个野鬼的正脸,也没什么兴趣,左不过是青面獠牙,或者眼珠崩裂,这几年,他只是每月逢初一十五戌时来此处看看这个野鬼,听他讲些生前的故事,而今日是清明节,韩宛白日祭奠了父母,夜里也准备了香烛纸钱,来祭奠困在这河中的野鬼。

“看你今夜如此落寞,怕不是在思念家人。”韩宛一边烧纸,一边对那不吭声的野鬼说话。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我都是独自一人,没有亲人挂念,只能挂念亲人。”

“我不知道你为何一直就在此处不去投胎,但自我第一次在这河边看到你,你便没做过什么坏事,还与我讲一些你生前的见闻,我与你,也算是半个知己。”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m.52bqg.inf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