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嵩山书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好了,投其所好,晏殊才会另眼相看不是?只是为夫还需要一个引荐人,谁好呢?”

    苏洛冉想了想“王琪如何?”

    玉王炘炎问道“这人只是晏殊幕僚而已吧?”

    苏洛冉笑到“非也非也。”

    玉王炘炎纳闷道“娘子不妨解释解释?”

    苏洛冉笑起“王琪,字君玉,华阳(今四川 成都)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王罕之子,王珪从兄。进士及第,曾任江都主簿。天圣三年(1025)上时务十事,得仁宗嘉许,命试学士院,调入京城任馆阁校勘,授大理评事、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制诰。嘉佑中,守平江府,数临东南诸州。任姑苏郡守时,修建官衙,向转运使司借款数千缗,无力偿还,政尚简静。

    嘉祐四年(1059年),王琪增订刊刻王洙之《杜工部集》于苏州,并撰写《后记》,在序中对杜甫的“博闻稽古”加以肯定。《杜工部集》一次印一万部,“每部为直千钱,士人争买之,富室或买十许部”。有《谪仙长短句》,已佚。《宋史》附传王珪。今有周泳先辑《谪仙长短句》一辑。《全宋词》录其词十一首。”

    苏洛冉顿了顿“真正让我想到他的是《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且这句词还颇有一番来历。据史料记载,晏殊写这首《浣溪沙》时,当他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时,虽然苦苦思索,就是想不出下句,不得不就此搁笔。后来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到杨州大明寺里游玩。他看见庙里的墙壁上写满了别人题的诗,突发兴趣,就找属下拿来一把椅子背对着墙壁坐下,让随从把墙上的诗一首首念给他听,并且不要说出作者的姓名。当随从一首首读来,他都感到不太满意。这时随从又读到: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晏殊觉得这一首诗写得确实不错,尤其是最后一句“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更是让他佩服。于是晏殊就问:“这是谁写的啊?”随从回答到:“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接着问到:“这个王琪是何许人?”扬州的地方官员连忙回答:“王琪是江都县尉。”晏殊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叫人把王琪找来,自己特地请王琪吃饭。在宴席上,晏殊和王琪谈得十分投入。于是,晏殊想到了他那首还没有写完的《浣溪沙》,就对王琪说:“我作了一首《浣溪沙》,当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出下句,请你帮我想想。”王琪略加思索,对晏殊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果然是千古绝对,拍手叫好。于是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浣溪沙》就这样诞生了。”

    玉王炘炎挑眉“所以他们是知音?”

    苏洛冉点头“可以说是。”

    玉王炘炎笑起“这倒是有意思起来。”

    苏洛冉深叹一口气“不一定小人物就是小作用,这世界上本就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大小之别,莫非夫君也俗了?”

    玉王炘炎看着自家娘子微微气恼的样子,笑了起来“莫不是娘子真的如此介怀?”

    苏洛冉反问“不该介怀吗?”

    玉王炘炎锁眉“小人物难道还能强过大人物?”

    苏洛冉眼睛瞪大“这世界上为什么小人物一直是小人物?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不到,因为没有什么是小人物所倚仗,没有什么是小人物所依靠的!因为所有上位者只看得起能言善辩去巧于心计的主儿,只看得起自己认为的人。上位者的圈子如此的小,又严重排外。有才人真的希望被认可要经过但是苦难啊?而你们这些上位者不需要但是努力即被认可,你告诉我,凭什么?你哪只眼睛看到小人物,尤其不善言辞的小人物是无能的?你凭什么这么说?!”

    玉王炘炎赶紧讨好道“娘子莫急,为夫错了。”

    苏洛冉扭过脸去“我在我自己的时空本就是个小人物,原来在这里依旧没改变命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