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混子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4章 李世民的新发现(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营地挖地道,把人藏在里面,等到夜晚,出来放一把火,你们觉得如何?”薛玖问道。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是这火该怎么来放?营地可没有那么多柴火。”尉迟恭问道。

“你想用桐油?”薛收问道。

“不错,把城里所有的油收集起来,藏在地道里面,只要选对风向,放一把火应该能烧不少帐篷,加上营地的木头,想来够他们受的了。”薛玖点点头道。

“试一试也无妨!就是这地道,不能被发现。”薛收说道。

“我安排人修两座临时木屋,地道挖在木屋外面,想来突厥人不会拆房子吧。”

“嘿嘿,住在屋里的,定然不是一般的人,就算其它地方没烧起来,木屋烧起来,也就值得了。”尉迟恭笑了起来。

“行,那就这么安排,我筹备油,你尽快安排挖地道;吴国公做好撤退的准备,一定要大张旗鼓的离开,等到接近长安再回来,这要计算好时间。”薛收拍板决定。

只要人多,干活就快,薛玖安排人轮流干活,从三十多个地方同时动手挖地道。

为了隐藏安全,地道挖得深,通风透气用竹筒,隐藏在各种防御设施下面,还要准备两三个出口。

放火之后,就把入口封起来,防止烟雾进入,然后只需要静静等待大火熄灭。

这个时候,尉迟恭只需要去而复返,就能大杀四方。

……………

泾阳在挖地道,长安城却一片忙碌,六万府兵驻守长安附近,按照计划,如果突厥攻打泾阳,他们就趁机北上夹击;如果突厥南下,就拱卫长安。

长安城内的防守,已经交给了民夫,不!应该叫民兵更合适,十五岁以上的将二代,都被征招,在老将,老臣的指导下,训练民兵。

即便是文臣,大多数都是参与过好几场战争,对于战争他们并不陌生,简单训练指挥,完全没有问题。

还有不少伤残府兵,他们才是基层管理,因为人员太多,又很复杂,还是新人,所以把长安城按照城门划分,首先是东西南三个大区域,每一个大区又分三个小区,每一个小区就是一座城门和一段城墙。

不但城门进行了划分,坊市也进行了划分,万年县的人居住万年县的坊市,长安县的人居住另外的坊市。所有的官员都进行了工作安排,把整个长安城当做朝堂,六省六部,各自管理一部分坊市,谁出问题就谁担责任。

一些人以为会出乱子,谁知道只有一点小忙乱,那只是因为大家都不熟悉的缘故。适应了一天,第二天就忙而不乱。

最让人觉得意外的是,百姓非常积极的参与,无论是城市防守,还是城里安排的临时工作,干得都很起劲,即便只提供食物,没有工钱,他们也很高兴,很有激情。

从河边运回来大量的卵石,堆放在城头,如果有人想攻城,举起石头丢下去就是,保证没人能攻上去。

长安城的城墙太高了,拥有数十万百姓支持,只要没有内乱,就不可能被攻下来。

李世民仿佛发现了新天地,每天都要穿着便装,亲自观察长安的百姓,想看一看,听一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越看越高兴,越听越兴奋,他这才发现,原来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对于国家的热爱,对朝廷的支持,比起官员来得更好,更热情。

喜欢大唐混子生活()大唐混子生活。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m.52bqg.inf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