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饥荒先兆和应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着身边的内侍说道:“速去将三省六部的主官都叫来,还有,让户部将今年库储数目一并带上来。”说完以后,这才神色很是严峻地对着长孙无忌说道:“你也来看看。如果罗彦说的是真的,恐怕往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百姓遭难,国家最高的这些统治者也不轻松。天灾一个处理不好,紧接着就会产生民变。不管你在任上多么励精图治,只要老百姓一饿肚子,随时能造反。

    看到李世民的神情,长孙无忌急忙将奏疏拿到手读了起来。至于李世民,则是翻开了罗彦的第二份奏疏。

    虽然罗彦心里想的是非常好的,可是他的主意还是给李世民出了一个大难题。田贷啊,也不是那么好实行的。一个不好,下场就是粉身碎骨啊。李世民这个时候不由得苦笑,这罗彦,到底要怎么说他好呢。要说夸奖吧,专门给自己出难题。要说斥责,人家可都是为了大唐好。还真是罗彦一贯的作风啊。

    内侍从李世民的神色上知道这件事情很是紧急。出了大殿,唤来几个侍卫,分头向三省四部跑去。至于他自己,则是亲自赶往户部。李世民交代的库储,必须要当面向户部尚书说清楚。李世民还没有在召唤大臣的时候亲自交待要带什么东西。这次特意说明,那就表示这件事情很重要。

    很快的,三省六部主官全都到了李世民休憩的大殿中。示意众人坐下以后,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将手中的奏疏交给其他几个人一一传看。而看过的人,无一不安静地思考。罗彦没有将奏疏写成一团花的习惯,纵然是这样,这份奏疏也是上千字的文章。等这几个人看完,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这段时间,该思考的都思考个差不多,李世民也不待这些人再多思考,问道:“罗彦所说,有几分可信?”

    这倒不是李世民怀疑罗彦的能力怎么的。这毕竟是件大事啊,关乎往后半年朝堂政务的重心,不能不慎重。

    封德彝气喘吁吁地说道:“如果各地粮价都像罗彦所说,恐怕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那些商户向来奸猾,对于这种事情,远远比我等要敏感的多。如今才是五月出头,粮价就涨到四十文。赶在秋收前,恐怕要上百文。到时候,谁能买得起。”

    点点头,户部尚书这个时候说道:“他所说的粮价也不假。只是长安向来米贵,这几天涨幅不大,也就四五文钱。但是换算到地方,怕是这个数字还要往上涨很多。京畿之地,鲜少有四十文一下的米了。”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对于这些消息收集的也多,所以说话很具有说服力。

    只是,李世民听到这样的证实,脸色越发的不好看。

    “照这个说法,这场饥荒是没法避免了。那么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处理饥荒的事情,虽然有成例在先,可是这里头还涉及到中央统筹,还有地方府库的充盈,不能一概而论。“如今库储如何,先让大家心里有个底?”李世民将目光转向户部尚书。

    “去岁突厥一事,府库几近空虚。好在后来补充过半,只是,光靠府库,怕是应付完这件事情以后,剩下的就不多了。各省各部还有些筹划,怕都要受到影响。”户部尚书不无担心,国库一旦亏空,接下来的日子就很难过了。

    “尽可能稳定地方,宫中的所有修缮事务,全都停了。也能省出不少钱粮。”李世民这也算是以身作则了,每年宫中修缮宫殿和日常消耗,都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这样一表态,户部也能松一口气。

    房玄龄说道:“一旦饥荒,就会出现大量的流民。几年的徭役,可以适当让这些流民应征,以工代赈。也能减少不少消耗。”

    点点头,李世民说道“嗯。罗彦这次还带来另一份奏疏。里头也提到以工代赈。此外,他还想以官府的名义,以土地为抵押,向百姓借贷。你们看,这个办法可行否?”

    李世民一说出口,就有好几个人色变。纷纷阻拦说:“陛下,这件事万万不可。与民争利,这可不是仁君所为。”

    显然,这里头就有一些世家势力的代表。往往饥荒的时候,就是土地兼并的最佳时机。很多百姓在成为流民之前,做的最多的不是撂荒,而是卖地。没有逼到绝路,是不会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罗彦的提议背后有多大好处。正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这些高官们的反应,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如此激烈的应对。无可奈何,李世民只能妥协说:“这件事情,罗彦已经说了充分的理由,稍后我会让你们一一看过。不过,不论你等怎么说,罗彦所请,在蓝田试着实行这件事情,是不能更改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