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六章 抗战 恨其不争(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叶青等卫士们的座舱,中间的是宋哲武的座舱,再后面是报务室。

    报务室之所以设在后面,是因为大维美设计时,驾驶舱原本没有考虑到收发报功能,现在没有空余位置。要想安装电台,只能牺牲了一个舱室。

    宋哲武的座舱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四壁装上了壁板,因为空间较小,里面只有相对的四个各可坐两人的沙发,中间各有一个固定的茶几。

    送行的徐世英、刘多荃等人和车队离开跑道后,塔台很快发出起飞信号,大维美在跑道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即腾空而起,在空中调整方向后,向着西北飞去。

    宋哲武神情沮丧地望着机窗外那不断变小变远的北平城,目光久久不愿离开,就连梁璧送来咖啡,宋哲武也没有把他的目光挪开一刻。

    坐在宋哲武对面的贾景德,知道宋哲武心情不好,轻轻叹了一口气,把咖啡推到宋哲武的身前,招呼道:“文戈……”

    贾景德虽然加入第四路军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他已深为宋哲武的魄力、能力和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所折服。他加入第四路军以来,亲眼所见宋哲武不遗余力地大力兴办教育和科研机构,积极发展工商业、修建铁路和农田水利设施。最让他钦佩的还是宋哲武敢作敢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土地改革,还有全无半点私心,敢于坚决抵抗外族入侵的豪气和决心。

    宋哲武倡导的所有这些利国利民新政的实行,虽然仅仅一年多,可是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成效,让三晋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不仅普通百姓曰子过的越来越好,在今年这个百年不遇的大灾之年,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所控制的地区,农业还全都获得了百年不遇的大丰收。

    因为实行了鼓励兴办工商业的优惠政策,太原行署、绥远等地的工商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在兴化和北方机械装备制造公司两大公司的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各个企业都兴办得红红火火。就连没有卖出去的陶瓷厂、骨粉厂、化肥厂,包括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原山西省政斧所属企业,也是盈利大增。

    比如骨粉厂和化肥厂的产品,原来在阎锡山时期根本无人问津,企业可现在在农委会的饲养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农场超乎想象的亩产单产刺激下,不仅有了钱的山西的农民们大量为明年提高产量预定化肥和骨粉,就连河北、河南,甚至湖北的人都来大量预定,现在这两个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开春。

    还有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汾酒,据说还是宋哲武给他夫人出的主意,由陶瓷厂生产出古色古香的陶瓷酒瓶,改善装潢;又在杏花村古井厅二百米外开凿了一口百米深井,这口井出的水不仅水量充沛,水质也一点不比纯正的古井水差,这让汾酒的产量大增;此外,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还出巨资在国内各省大作广告,广泛宣扬酿制汾酒的水如何如何对人有好处等等。

    这些措施不仅让汾酒的档次和产量提高了不少,销量更是大得很。虽然产量已经照以前翻了两番,可是依旧供不应求,酒价已经蹿升了一大截,早已成为国内第一酒。

    所有这些,导致各地的工商税收剧增,尤其是太原行署的税收更是增长的吓人。这一切,都让贾景德从心里感慨万千。

    以往贾景德最佩服阎锡山。可是,在他接触了宋哲武后,他的看法大为改观。他在心里拿宋哲武和阎锡山不止一次地比较过。

    他认为,阎锡山和宋哲武两人都很精明,不过又各有不同。

    阎锡山虽然很精明,可是却受制于他内心深处的在众多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心胸格局有限,处处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而宋哲武则并不能仅仅用精明来概括。如果以阎锡山的这种精明来和宋哲武比较,宋哲武不仅和蒋介石、阎锡山无法相比,就是跟国内的许多军阀也无法相比,比如杨虎城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在贾景德看来,宋哲武意识先进、心胸格局宽广远大、志存高远,宋哲武的所谓精明应该用睿智大气四个字来形容,才最为贴切。宋哲武不应用精明二字来形容,而应该用英明这个词才最为合适。

    贾景德在心里早已接受了宋哲武,他甚至暗下决心,要全力帮助宋哲武成就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业。因此,贾景德对宋哲武的称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亲热了许多。

    忧心忡忡的宋哲武转过头,端起咖啡,慢慢抿了一口,又默不作声地放下杯。

    贾景德很清楚宋哲武忧心的是什么事情,忍不住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看着宋哲武,贾景德说道:“真想不到,张汉卿竟然如此无能,手握几十万东北军竟然不敢和两万多关东军一战,让关东军一天之间占领了辽吉两省十几座城镇,致东北三千万百姓和数千里大好河山命悬一线。可怜张作霖英雄一世……”

    贾景德见宋哲武还是不出声,也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又有些无奈地说:“不过,张汉卿这也是情有可原,他也是在执行南京蒋委员长的命令……”

    “什么?你说是蒋委员长的命令?你怎么知道的?”贾景德的话让刚刚掏出香烟的宋哲武手一抖。然后神情紧张又疑惑地问贾景德。

    对于宋哲武的大惊小怪,贾景德有些吃惊。

    他认为蒋介石不让张学良抵抗曰军入侵也是无奈之举。南京方面现在不仅有外患,更有内忧。

    中原大战刚刚结束,国家财力匮乏,不仅各地方势力不稳,还有江西、鄂豫皖和湘西的[***]闹得很猖獗,现在汪精卫又在广州闹读力,意图逼蒋下野。在这个时候,蒋介石不愿在东北再起战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值得宋哲武大惊小怪。

    贾景德回答:“蒋委员长下令不抵抗的事情,我是听……”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