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了,可不能在富贵中窝里斗,你要知道,皇帝陛下最恨的是背后捅刀子的人,尤其是自己人捅自己人耿年点了一句便起身告辞了,他府邸还有众多事情要处理,在朱元璋府邸里耽误不起。

    “国瑞,我觉的耿年的话说得没错耿年走了一会,一个人从里屋转了出来。

    “天德,我知道。孰重孰轻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不,国瑞。我看得出来,你心里还在阴持两端。”徐达毫不客气地说道。

    “天德,你,”朱元璋脸色有点难堪道。

    “国瑞,咱们从漆州起家,转碾数千里,历尽苦难。这才归于陛下麾下,你不能因为那些谗言就心生疑端。当初我们兄弟网到应天时,陛下不久曾对我等明言道,他有愧于我等兄弟,有人不想让我等兄弟回来,陛下听信谗言。迟疑了一下,误了最好的时机,结果让我等遭到元军伏击。而且我等细细查了这十年,当初军议时那个刘伯温和杨宪对我等兄弟归来抱有成见。暗使诡计。当时刘伯温是陆军部尚书,杨宪是都知司都司,暗中联手这才摆了我们兄弟一道,待到陛下和国有先生发觉不对,连忙下令遣襄阳国胜将军兵马出迎,却已经迟了一步。”

    “天德,这些我知道朱元璋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这个消息是他和徐达暗中打听许久才得出的,而且他们分析来分析去是认为最符合情况的。刘浩然公李善长、冯国用以淮西集团起家,淮西老乡越多越好,反到是刘基这位江南派翘首和当时属于江南一派的杨宪恐怕最不愿意见到淮西派实力增强,暗中使诡计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他们俩网好处在两个最关键的位置,害了人还让你抓不到把柄,就算刘浩然察觉了也与事无济。

    “国瑞,你既然知道,怎么还抱有幻想。江南派是咱们兄弟的生死仇人,再说了,你真的以为那些酸书生会成事吗?”

    “天德,难道你听到了什么消息?”朱元璋不由急切地问道。

    徐达将上午议事的细节简略地与朱元璋说了一遍,朱元樟听完之后。眉头不由一跳:“天德,你的意思是?”

    “看来陛下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此前军权擅于枢密院一处,有利也有弊,独专于一处,可以防止江南等派伸手进去,但是又怕江南派一旦咄咄逼人。军队有人按捺不住起兵清君侧。现在大明最怕的就是这变乱。现在兵权分收于内阁和都指挥使司,却是最稳妥的,内阁有调遣管理之权,却指挥不动这帮军人,都指挥司指挥得动却无权擅自指挥。而且现在你看看内阁中执掌陆海军部的是谁?。

    “王侍尧,叶涂温,天子门生朱元璋闪烁着目光说道。

    “对,此二人是最得陛下信赖之人,而且国瑞,你不要忘记侍从司徐达又提醒了一句。

    朱元殊眼睛猛地一亮,侍从司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大部分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但走进入中枢要职的文武官员都知道这个机构的厉害,其中侍从司有一个情报科,它的职能是收集任何意图谋逆和有可能危及皇帝陛下的情报,这个情报科就连军队的情报部门都要忌惮三分。而且最关键的是侍从司是可以指挥大内亲军这支在南京城拥有绝对力量的禁卫军。

    “国瑞,不要抱。悲了。只要皇帝陛下知道你阴持两端,依照他的手段。儿拔除你的,不要到了那个地步才后悔莫及。”徐达苦口婆心地劝道。他知道自己这位好友什么都好,就是野心太大了,居然想在这场斗争中渔利,这不由让徐达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想起了送帖木儿时刘浩然对他说的那句莫名其妙的话,突然间。朱元障也觉得后背湿透了。他忽然间明白了,刘浩然让自己与罗贯中专门调查于孝杰事件就是对自己的考验,看来罗贯中应该早就是皇帝陛下的人,要不然灵光寺刚刚查获,知道的人不过那么几个“耿年却已经得知了,应该是罗贯中密报了皇帝陛下,然后皇帝陛下责备贤妃耿氏,从而让耿年也获知了。

    “天德,多亏你提醒,我这就去见陛下。”

    “国瑞,不必如此鲁莽。”徐达是旁观者清,他提醒道,“陛下将你放在这个位置上,用意何在,你现在去面见陛下,怕会被有心人知道,不如找找你的那些护卫。”

    集元璋眼睛一亮,黑瘦的脸泛出一种光泽,“天德,我明白了。”

    从三品以止文官和将军以上武将按例都有大内亲军派遣的护卫,以保护他们的安全,而大内亲军归侍从司管辖,他们在里面做些手脚,安排一些暗探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日内阁会议上,朱元璋照例汇报于孝杰案件的调查情况。

    “应天府内政厅根据密报,说灵光寺有情况,罗大人带人前去调查,却查获了另一起案件,灵光寺有惠海和尚,年仅三十余岁,听说前世高僧大德转生。有慧根佛缘,在应天府一带颇得善男信女们供奉。罗大人进寺调查时却发现惠海和尚在后院密室中与两位女子白昼宣淫。”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顿了一下,接下来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据查,惠海和尚多与南京城中贵妇小姐有染,其招供的有二十一人,名单附上。据惠海和尚招供,他常化妆为尼姑,出入贵人府邸,招供名单附上。”

    说完之后,朱元障连忙舒了一口气,慌忙坐下。

    众人都不由尴尬。都默不作声,因为文件中清楚的写着:“明历十一年,受安寿子爵府诰命夫人相邀,入宫为皇子琰去病祈福。”

    一直阴沉如水的刘浩然面无表情地开口道:“这件事我昨日已经知道了,经查,当时皇子刘焕骑身染重病,安寿子爵诰命夫卢。尤氏为祈福去病,故召惠海入宫,在宫中芳余厅做法事一个时辰,时有安寿子爵诰命夫人、两位女官、五位宫女在场,其后由安寿诰命夫人及一位女光护送出宫。”

    刘浩然心里也是郁闷不已,一个男人最恨的就是戴绿帽子,哪怕你是皇帝。他对宫禁走了如指掌,对各处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一清二楚,但是却无法辨别惠海是尼姑还是和尚,因为这个家伙长的太漂亮了,简直就是泰国人妖,不明底细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因为是“女儿身”加上又是安寿诰命夫人陪同,而且芳余厅是后宫外围,还算不上是内宫,所以搜查得没有那么仔细。

    “皇后已经对此做出处理,贤妃耿氏降为贵人,两位女官逐出宫中,侍从司也做出相应处理,当值侍卫军官失职,交由军事法庭,侍从长刘存胜由上校降为中校,罚薪半年。安寿子爵及其诰命夫人交由通政司与南京金察御史官署处置。”

    不过此事传出去之后,江南派却悄无声息,连安寿子爵及其诰命失人被应天府金察御史官署以违反《大明宫禁守制律》起诉到南京按察司,被判处流放台湾岛三年,通政司宣读皇帝陛下诏书,夺耿年安寿子爵位,尤氏诰命夫人。去资政大夫职等消息也只是在南京邸报上一个小角落里刊登。

    又过了几日。内阁与枢密院提交的对大明陆海军改革的《《大明陆海军守制遵行律》和《大明内阁律》修订案被送至资政院进行一读审理,过了十余日。修订案几乎完整地被三读通过,再经刘浩然用垒颂

    。

    听到这个消息。胡从宪悄悄地与陶希言会面与南京南城的一个茶馆里。

    “惜辞,你给淮西派插下的刺应该有效了。皇帝陛下应该不再信任淮西派了。”

    “化文先生。还言之过早,李百室和冯国用还在,胡惟庸被夺大学士衔,却被委为安南省布政使,还有起用的可能,淮西派依然还是庞然大物。”

    “但是经过此事。淮西派与皇帝陛下之间应该有隔阂了,水已经被搅浑了,该是摸鱼的时候了。人手我都已经选好了。”

    “化文先生,是不是太急了?”

    “朱国瑞不是暗示过了吗,他当鼎力辅佐太子,经过这件事,他不仅得罪了谁西派,恐怕也获罪了皇帝陛下,不从事如何能行?”说到这里,胡从宪不由的意的笑了起来,陶希言真不愧是智高才绝之人,用一个小小的惠海就获的如此多的收获,即给皇帝陛下和准西派之间埋下一根刺,又迫使朱元璋和罗贯中坚定地站在江南派这一边,被查出一件涉嫌带绿帽子的案件。是谁都不爽,朱元璋和罗贯中当时接到密报还被蒙在鼓里,等到真相查出来之后却是骑虎难下,你不秉公办理,我就在邸报上报道,让你还多背一个执法不公的罪名。皇帝陛下你不是口口声声讲法制吗,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要皇帝陛下你看看,到底是法治制度下按章办事好,还是三常五纲下皇命大如天用得

    手?

    “惜辞,不要再犹豫了,再过三个月,就是蓝玉来京述职之时,而且我已经联络了一批有志之士,他们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手里有兵。”

    “好吧,待我细细筹划一二。”陶希言一口饮尽杯中的热茶道。

    书友朋友们。不要吝啬你们的票票,向老曾砸来吧,老曾扛得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