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弘武堂(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但张鸿懿今日之问,倒又让自己陷入了两难,自己若应下张鸿懿,让其再次总领洋务,放其军权,自己岂不是又要大权旁落?
可若不应,目前大敌当前,各地军情报急,朝中可堪重任者且曾与洋人争斗过的,唯有张太师。
若真任其退隐田野间,则真可谓国失其柱,家断其梁。
且以各地军情来看,那夷人的神圣日曜帝国似乎确如张太师所言,军力较几十年前强盛许多。
刘文博此刻见陛下陷入了沉思,暗呼不妙。
于是他又同上次一样,当即跪于殿中,大呼道:
“陛下,张太师其意在夺权,臣恐其心不忠啊!张太师若为洋务大臣,只会不顾国家安危,漠视百姓生死!其必只会为了自己的功名大业,不顾社稷的冒然与洋人拼杀呀!
其居心不良,昭然若揭!陛下万不可为张太师所惑!陛下今日如令其掌兵!老臣便撞死在这柱子上!”
张鸿懿对刘太傅此举嗤之以鼻,挺起躬住的身子,抬首对朱世靖淡然道:
“哼!非是我要与洋人拼杀,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难道要我朝军民皆如刘太傅一般只会龟缩于殿内吗?
陛下,老臣不会行刘太傅那等以头抢地之举,以生死胁迫。
臣只会明言切行,以身证道,谁忠谁奸,谁在弄权逐势,还请陛下自己明察吧。”
跪在殿内刘文博闻言再度羞愤不已,恨得直咬牙,不断地在心中暗骂张鸿懿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容朕……容朕想想。”
身为皇帝的朱世靖此刻竟是背过大臣们,行上玉阶,惘然无措地将右手肘搭在左手背上起用手指慌乱地拨弄着自己的下巴处两寸有余胡须。
“陛下,来不及多虑了!若迁延日久!待那洋人破我城关,悔之莫及!”
张鸿懿看似无礼的一句疾喝,使得朱世靖心中一震,遂逐渐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曾国庆见皇帝似是欲应下张鸿懿,忙道:
“太师莫要自视过高!我天朝人杰数不胜数,不是没有太师就无人能御敌了!”
“朕……呼——”
朱世靖左右思虑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长舒了一口气,似是平静了下来,随即面色坚定然道:
“朕愿纳张太师之请,委张鸿懿为洋务大臣,掌五军总督印,挂帅北洋,护佑我朝江山太平!”
朱世靖知道,张鸿懿虽曾独揽朝纲数十年,自己也一直是在他之盛名的阴影下成长的。
但是,朱世靖认为最起码张鸿懿对天朝是忠心的,他若想背叛自己篡取帝位,完全可以在六十年前的大战后,先帝逝世之时取而代之。
那时自己孤儿寡母,于朝堂上孤立无援,反观满朝文武,尽是张鸿懿的门生故吏。且张鸿懿当时正及壮年,那时都不曾生异心,何况如今八十有四?
自己不信一个行将入土之人,真能玷污自己一世清名。因此他虽然饱受张鸿懿管制,积怨多年,但他至少相信这位两朝元辅,执教自己多年的老师,是真正想为朝廷做事的人,而且他确实有扭转乾坤的能力。
陈德忠见势不妙,亦忙谏言道:
“陛下不可啊,陛下!张太师虽然智勇,可毕竟年事已高,张太师劳苦功高!为其身体计,还是不宜挂帅远征,只可于朝堂运筹千里呀!”
“朕意已决,勿要再言,朕相信张太师和众爱卿都是朝廷的忠臣和栋梁!但是此事朕已有定论,不得有异议。”
刘文博见大势已去,只得道:
“陛下莫急应允,且听张太师有何破敌之策,若其策可行,则臣无话可说,若其策不通,则请另寻贤明,莫任太师为洋务大臣。”
朱世靖认为此话在理,点了点头道:
“那便请老太师为朕详述破敌之法。”
“臣遵旨。”
张鸿懿于是又躬身一揖,遂道:
“夷贼虽势大,但也非无法扼制,拜风泫真人所赐,我朝北海、东海沿岸皆筑有玄晶长城,其牢不可破自不必论。
可陛下先前听刘太傅之言差人于沿海广造的碉楼与炮台,臣却以为无益,此举只是在徒耗钱粮罢了。”
“哦?何出此言?”
“据各地战报,凡夷人重型炮舰,俱装备有一种新式的超大口径主炮,其射程极远,威力无匹。
其炮虽是无法击毁玄晶石所筑之墙,但寻常关墙,即便是混杂提炼金刚石或刚玉所筑的关墙,面对其舰炮也是不堪一击。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52bqg.inf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